马献军(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主任医师 教授)
人结构功能的最佳状态是适中。人是居中而行的,人的结构是居中而生长的,人的功能是居中而变化的。因此,医学需要居中,居中的医学需要调理,中医的调理要达到和谐。
中是不偏不倚、无太过无不及;医是医疗医治;调是调节调理;谐是谐调和谐。中医是行医道于中,谐调是和谐地调,调至和谐。谐调人生,生命在于谐调。
谐调中医是居中医疗诊治,用和谐的方法调至和谐的状态,不偏不倚、无太过无不及。
谐调中医既要回顾过去,又要立足现在,更要瞻望未来。对于过去,谐调中医需要回顾中,过去曾否居中,何以失调失中;对于现在,谐调中医需要守持中,眼下是否步行于中,如何调理持中;对于未来,谐调中医需要瞻望中,未来向目标行进途中,何以谐调归中。
对于医者,诊断治疗现在,必须追溯回顾过去,病是如何发生的、如何发展的、如何变化的,经过多长时间,什么样的过程,怎样的治疗,病情如何,这叫审因论治。即审查疾病发生的原因,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。
人的结构、功能都是居中而存在的,一旦偏离了中,就要发生疾病。而中是一个范围,这个范围有大有小。中范围的大小,决定着适应能力的大小。中的幅度宽、范围大,人的适应能力就强;中的幅度窄、范围小,人的适应能力就弱。
人们的结构和功能失调,在中的范围边缘上偏倚。中的偏倚有两种情况:一是可以自调回归的,二是不可以自调回归的。可以自调回归是指,中的偏倚之后,只要没有巨大的外因作用,单是内因的偏倚,机体靠自我调节能力,就足以使偏倚回归于中。这是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本身所决定的。要相信人的自我调节能力,要依靠人的自我调节能力。精神心理作用是自我调节能力发挥的关键。因此,审因论治的要义在于,只要找到病因,最大限度地消除病因,就可以使失调的机体向趋中转归。这是自愈或者微调即可以做到的。因此,谐调中医必须回顾中,寻找偏中或失中的起因,审因论治,靠机体自愈,或朝着自愈的方向发展。这就是谐调中医的回顾中。
人们对中偏倚之后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。在中偏倚之后,要想使中回归并能守持中,就要检查中偏倚的幅度,诊断中偏倚的部位,判断中偏倚的性质,考虑是整体的偏倚,还是局部的偏倚。然后综合考虑,阴阳、表里、寒热、虚实、燥湿、动静,辨出证候,确定诊断。继而分析寻找归中的手段和方法,进行调中归中治疗。并且在机体回归于中之后,还能够坚守把持中在正常幅度内运行,不偏不倚,无太过无不及。这个过程是辨证施治。
也有些病人只是表现出一些不适的症状,或者检查出一些不正常的体征,而无明确的证候可辨,也可以对症治疗。这是发挥中医药单验方治疗效果的最佳条件。
中医也可以直接治病、直接治症,但更多的是辨证论治,审因论治。中医的调理归中、守中持中,辨证论治是核心,审因论治是根本,对症治疗是补充,因病治疗是需要。急则治其标,缓则治其本,这是中医治病求本、标本兼治的必然结果。
归中需要医治调理,持中需要身体锻炼,守中需要心理强大、精神振作、谐调气机。因此,谐调中医在于医治归中之后,对中的谐调把持和坚守。守护维持健康的身心状态,在中的范围和幅度内运行,才是医疗的目的,谐调的目标。
身心的和谐美满,不仅要调中归中、持中守中,更要未雨绸缪,治未病。中医治未病的意旨在于,未病先防,既病防变,先安未受邪之地。无论是身心的调中医治,还是归中守中,都要立足于当下,着眼于未来,高瞻而远瞩。调治不能图一时之速效,为点失面,以偏概全,顾此失彼,给身心的长远居中埋下隐患。
从长远看,居中调理宁肯慢一点,也不能为贪一时之功急于求成,而造成另一种情况的失中。
从高处看,宁肯暂时维持着局部失中,也不能因不当调理局部之中而动摇整体之中。从细处看,不可忽视微小的失中失调,宜及早发现,及早治疗,免致酿成更大的祸患失中。从粗处看,抓大放小,总体把握,先维护大局的平衡居中,再逐渐调理局部小节的偏倚归中。
中是一种平衡状态,中做为一种平衡状态是有层次、有幅度的。不同状态有不同状态的中,不同层次有不同层次的中,不同幅度有不同幅度的中。不同的身体精神心理,就是在不同状态、不同层次、不同幅度中趋中守中的。高层次的中是养生状态,中层次的中是保健状态,低层次的中是治疗状态。大幅度的中,适应能力强、抵抗能力强;小幅度的中,适应能力弱、抵抗能力也弱。
谐调中医瞻望中,就是要立足当下,顾全大局,着眼未来,不因小偏而失大偏,不因暂时而失永久,且要不断提高中的层次,拓展中的幅度。
总之,中医是居中而医、医而归中,谐调是和谐地调,调至和谐。中医需要谐调,用和谐的方法调至和谐的状态;谐调方能医中,调失中归于中,持中守中以谐和。生命在于谐调,谐调人生,人生谐调。
马献军,男,主任医师,教授。全国中医文化科普巡讲专家,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。养生保健高级咨询师。
联系方式:微信maxianjun0123 QQ407318857 tel 13938896610 18537919010
主任医师、教授、养生保健高级咨询师、作家、诗人。
谐调学家、养生学家、中医学家、经络学家。
谐调学创始者,中医执业者,经络研究者,形气自发动静体验感悟者。
谐调拳(非物质文化遗产)及自发谐振承创者;
谐调医学倡导者;谐调诗作者;谐调管理策划者;
谐调网站www.xietiao.com创办者。
基于中医、针灸推拿、养生、康复、武术、为人处世,提出“生命在于谐调”,致力于谐调人生。
全国中医文化科普巡讲专家,
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信使,
全国中医文化学会委员,
全国中医科普学会委员,
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健康服务与管理职业能力评价中心专家。
河南省中医文化学会常委,
河南省康复学会委员,
河南省医史学会委员,
河南省医院管理评审专家,
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,
河南省科技论文奖获得者。
洛阳市康复学会主任委员,
洛阳市中医专家委员会委员,
洛阳市针灸学会副秘书长,
洛阳市医院管理评审专家组组长,
洛阳市医院管理优秀奖获得者,
洛阳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,
洛阳市优秀医学学科带头人,
洛阳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,
医院十佳医生。
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(三甲)顾问,
门诊部主任、中医科主任、针灸科主任、中西医综合科主任、
医院质量管理办主任。
洛阳市第一中医院(三甲)顾问
《医古文捷径成语通》(独著)作者
《医疗技术操作规程》主编
《医院工作制度与岗位职责》主编
《中国医药临床应用》副主编
《康复理疗师教材》副主编
《神针·妙手·奇方》编委
《四季保健》编委
《中国医疗卫生诊疗技术》编委
《医古文杂志》特约作者
《中西医结合杂志》特邀编辑
《家庭中医药杂志》特邀作者
《洛阳市志·卫生篇》主要编者
《洛阳市中心医院院志》主要编者
“五运六气系统推算盘”获国家专利。
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。
国内外演讲百余场次。
开展科研多项。